今年來,在茂名媒體上,“冼夫人”和“好心”兩詞逐漸成為高頻詞。對此,作為茂南人的我和不少網(wǎng)友一樣,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,認為這是行政推銷,但歷經(jīng)《魅力中國城》一戰(zhàn),我對這兩詞好感大增,今天我就借創(chuàng)文這個征文,為冼夫人來做推銷。 傳統(tǒng)上一提到茂名,如果外人首先想到的是電詐、碰磁,那是悲哀的;如果首先想到的是石化和農業(yè),那也是沒有前途的;如果首先想到的是“面朝大海、四季花開”的濱海綠城和“愛國愛民團結包容”的好心茂名,那才是一個成功的城市形象。因此,茂名很需要弘揚冼夫人文化和好心精神來內聚人心,外樹形象。具體來說,有這幾方面理由: 首先,茂名迫切需要一張本土特色文化的大旗。文化是靈魂,一個地方?jīng)]有好的文化來引領,行之不遠!長期以為,茂名正因為缺乏地方特色文化的引領,缺乏內聚力,內部一盤散沙,大家對茂名的認同度低,都說自己是高州、電白、化州的,很少說自己是茂名的;沒有正能量的文化來引領,負能量的東西就來占領,所以才有了大家競相貪腐,不以貪腐為恥,反以為榮,因而一度成就了媒體眼中的“貪腐之城”;沒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文化來標識,外人對茂名的知曉度也低,因此外出介紹茂名時不得不說“湛江旁邊的城市”。文化看不見摸不著,但他就像空氣一樣重要,只有缺氧時,大家才知道他的可貴!今年來,通過魅力中國城競演,茂名前所未有地凝聚了人心、增強了自信、提升了影響,這其中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。同樣,茂名要創(chuàng)建文明城市,像城建、交通、衛(wèi)生、市民素質等等都很重要,但我認為文化才是第一重要的。有好的文化來引領,做其他事情都可事半功倍。 其次,冼夫人文化是茂名本土文化的最大公約數(shù)。茂名的地方特色文化,無非是冼夫人文化、石油文化、荔枝文化、民俗文化等,但石油文化,影響力更多是在石化系統(tǒng);荔枝文化,對人的教化作用有限;民俗文化,全國各地都有,其中年例是獨特性的,但因其鋪張浪費而不為官方所倡導。唯獨冼夫人文化,歷史上在朝堂和鄉(xiāng)野之間一直是同頻共振的,不僅冼夫人廟遍布鄉(xiāng)野,香火不斷,信徒眾多,中央政府對她也是高度評價的,被陳朝、隋皇朝敕封為“石龍郡太夫人”、“宋康郡夫人”、“譙國夫人”,死后謚封為“誠敬夫人”。后來,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別追封為“高涼郡太夫人”、“慈佑太夫人”。新中國成立后,周恩來總理譽之為“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”。而且就冼夫人區(qū)域影響力來說,最有影響的當屬高州和電白,但其實茂南、化州和信宜,也有不少冼夫人廟和信眾。因此,無論是從文化受眾、影響力、覆蓋范圍,還是朝野雙方的接受度,冼夫人文化是茂名本土文化的最大公約數(shù),無可替代。 第三,冼夫人文化當前是有區(qū)域影響力的,長遠來說有望打造成為有國家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特色文化。冼夫人廟,據(jù)統(tǒng)計有2000多座,分布在粵西、廣西、海南以及東南亞地區(qū),所以冼夫人文化的輻射影響人口是幾千萬的。茂名作為冼夫人的故里,當然要打好冼夫人這張文化牌。特別中央提出要打造北部灣城市群,這是一個把握未來發(fā)展趨勢的戰(zhàn)略,未來這一區(qū)域肯定會發(fā)展起來,是區(qū)別于粵港澳大灣區(qū)的一個重要存在。而冼夫人文化的影響范圍與北部灣城市群的規(guī)劃范圍是基本重疊的,利用冼夫人文化加強與群內城市的交流互動,增強茂名城市的存在感和影響力,茂名城市就會有更美好的未來。從長遠來說,冼夫人文化以女英雄為載體,是獨具特色的,而文化越是特色的就越是國際的,《魅力中國城》競演就是一個明證。 第四,好心精神包含的向上向善的積極因素恰恰是當前茂名所需要的。從心理學研究的角度看,一個孩子的成長,如果受到正向的鼓勵多,他相信自己能成功,他就有更大的機會成功;如果受到負面的批評多,他缺乏自信心,他成功的機會就很微。同樣一個城市的成長也是如此,好心精神恰恰是茂名城市發(fā)展所需的正能量。需要當政者為民用好心,切切實實為老百姓辦好事實事;需要市民抱善心行好事;需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(tài)引進更多投資者。 至于如何才能高舉冼夫人文化大旗,擦亮“好心茂名”城市品牌呢?我有一些小見解: 一要進一步形成共識。冼夫人文化推廣以前更多是在民間層面,政府層面至多就是高州和電白一級,茂名市一級關注支持較少,推動力度甚至不及周邊的陽江和海南省。當然,今年以來市一級層面開始有意識地推廣冼夫人文化和好心精神,但總體來說共識還不夠,推進阻力仍然有,因此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渠道來進一步凝聚共識。同時,要進一步提煉好心精神內涵,我認為“愛國愛民團結包容”這個表述不錯,但不知是否能有更到位簡潔的表述。 二要努力把冼夫人文化上升到國家和省級層面。其實冼夫人可以說是習總書記所倡導的“一帶一路”的推動先驅,是習總書記所提出的“命運共同體”的典型案例。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考古發(fā)現(xiàn),都能證明馮冼家族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;冼夫人贈給陳后主的信物“扶南犀杖”,就產(chǎn)自現(xiàn)在柬埔寨、越南、老撾一帶!昂眯摹睂嵸|是一種共贏的精神和能力,這與習總書記命運共同體的合作共贏思想是相符的。因此,以“一帶一路”和“命運共同體”兩個概念來導入冼夫人,爭取中央和省的關注和支持,是有很大可能性的。 三要植入城市建設。當前,茂名城市建設和地方文化是相割裂的,冼夫人文化在茂名中心城市建設中存在感是很弱的,基本看不到。最近把露天礦新形成的礦坑湖命名為好心湖,這是一個好的開始。聽說還準備在官渡公園樹立冼夫人雕像,我舉四個手支持!今年還征集了“好心茂名”徽標(LOGO),既然已經(jīng)確定了,就要廣泛應用。特別是在小東江景觀帶、環(huán)水東灣和即將開建的茂名綜合客運樞紐,應該在顯眼位置多突出冼夫人文化和好心茂名的文化元素。當然,最根本的是要改變城建的工作機制,要引入讓地方文化學者建言參與城市建設的機制才行。 四要主動融入潮流文化。冼夫人文化作為傳統(tǒng)文化,如果不能很好地與潮流文化相融合,是很難有生命力的,也是不受青年人待見的。比如,今年來我看到把冼夫人形象做成表情包,開拍冼夫人動漫片,這些都是很好的形式。 五要與旅游發(fā)展相結合。現(xiàn)在有了高州冼太廟和電白冼太故里等冼夫人文化的旅游景區(qū),但單純是這樣的景區(qū)吸引力是不夠的,要與大型實景表演相結合才有震撼力。比如把冼夫人出征的實景、冼夫人歷史故事實景、各地年例表演的精華、茂名民俗文化的精華等相結合,做成一臺像《印象劉三姐》山水實景演出一樣的大show,這樣才有吸引力。 ![]() (小編配圖) |